
023-43330689
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,我國農機從無到有、從有到優,一路走來我們有了如今的國產采棉機、動力換擋拖拉機、無人駕駛拖拉機等農機產品?!局貞c富牌重生農機有限公司】
農機雖然是農業發展的翅膀,但就算是圈外人都會說,我國的農機發展了那么多年,這個“小翅膀”能帶得動我國的“大農業”嗎?
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,我國農機從無到有、從有到優,一路走來我們有了如今的國產采棉機、動力換擋拖拉機、無人駕駛拖拉機等農機產品。
但不可否認,我們的農機發展在不少方面還存在短板、弱項,這也正是張曉侖在節目中提到的,我國農機在今后的發展方向和發展目標。
我國農業機械化短板在于丘陵地區及農機
節目中提到,世界上主要的發達國家,在20世紀的50到80年代,相繼實現了機械化,而我們我國在2020年農業生產的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的水平只是71%。
那為什么我們突破了那么多,看上去差距好像還是很大?
當然,每次提到農機發展的落后性,必然要說農機使用的復雜性、特殊性。節目中張曉侖從兩個方面回答了這個問題。
一是南方丘陵地區,農機化程度比較低。丘陵地區的土地少,所以使用農業機械化的動力也不足,生產企業認為開發這個不賺錢。因此,種種原因造成我國丘陵地區農機化率只有50%,比**平均水平低20個百分點。
農業機械化發展必然要適合我國的地形,我國的氣候,我國的作物。所以,我們未來瞄準的目標就是滿足我國的糧食安 全,滿足我國的需要。用我國的農機來護航我們的糧食安 全,這就是我國農機裝備產業很大的一個目標。
在“十四五”農機發展有一個農機補短板行動,其中很大一個篇幅就是要解決我們丘陵農機問題。因為我國丘陵占三分之一,這一部分的土地如果不能實現機械化,那么我國的整個農業機械化的水平是上不去的。
鄉村振興也上不去,所以在扶貧的時候講小康不小康,關鍵看老鄉。
【重慶富牌重生農機有限公司】
部分圖文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